文学艺术发展
发布日期:2008-08-18 浏览次数:21921 字号:【
大 中 小】
境内自古以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早在唐宋时期,民间口头文学、说唱、歌舞、杂耍、美术等,已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宋代的陆秀夫和明清时期的施耐庵、吴嘉纪、宋曹等人的诗文、小说、书法作品,已见载于中国古代艺术史册中,诗词家吕夷简、晏殊,散文家范仲淹,书画家郑板桥,亦在境内留有珍贵篇章。随着各种民间艺术的交融,至明初,"十八团"(今建湖县庆丰乡)已是江淮之间的杂技艺术家族聚居地。清代中叶,徽戏传入。清末,京剧流行。稍后,淮剧开始成为独立剧种而更受群众青睐。
清末民初,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活跃,新的社会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推崇,革命文艺活动也有所影响。其时,淮剧、京剧、杂技班社和各种民间曲艺艺人遍及城乡。大多城镇中建有戏台,部分集镇中茶馆多兼书场。自民国8年(1919)盐城民乐院建成到30年代初,盐城、阜宁、东坎镇先后出现多座戏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8年前后,东台、盐城、阜宁城及少数集镇,开始办有兼启蒙教育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民众教育馆和农民教育馆。随后,东台、盐城出现了图书馆;报刊上时有针砭时政、宣传新文化的诗文作品出现。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宣传革命和民主自由的进步刊物,胡鼎新(后改名胡乔木)创办的《海霞》(后改为《文艺青年》),在青年中有很大影响。民国27年日军入侵,各种文化设施大多被毁,文艺演出活动逐步转入农村。
民国29年(1940)10月后,在中共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内,革命文化艺术活动空前高涨。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领导的关心、召唤下,丘东平、许晴、阿英、贺绿汀等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汇聚盐阜区。民国30年2月,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成立,刘少奇兼任院长。4月,苏北戏剧协会、诗歌研究会、木刻协会相继成立,苏北文化界协会代表大会也随之召开。民国31年11月,湖海艺文社在阜宁诞生,陈毅出任名誉会长。同期,新四军抗敌剧团、鲁迅艺术工作团、新安旅行团、苏北文工团,先后来到或创建于盐阜区;各县文工团(队)、武装宣传队纷纷成立;部分城镇陆续恢复和新办民众教育馆;各区、乡大多建有业余剧团、秧歌队。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有淮剧、京剧、淮海剧的演出,有话剧、歌剧、舞蹈的表演,有出之于将军、士绅
之手的诗词、散文之作,也有大量的通讯报道、小说、民歌的创作;木刻、漫画、宣传画和革命歌曲到处可见;"墙头诗"、新秧歌、群众文艺演出和民间灯会活动异彩纷呈,盐阜区成为当时华中地区革命文化活动的中心。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境内陆续出现600个以上新创剧目和数以千计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照减不误》、《李闯王》等淮剧、话剧演出轰动了当时,为宣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抗日和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全区的文化艺术事业逐步走上全面发展的轨道。1950~1952年,各县城的民众教育馆先后定名为文化馆,各区、乡的大众俱乐部,统一命名为文化站。50年代中期,全区的民间职业戏剧、杂技艺术表演团体,改组为各县文教部门直接管理的京剧、淮剧、越剧、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为推动对旧戏的改造,促进新剧目的创作,专区于1956年举办了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此后,几乎每年都有一次专业或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活动。至1958年,专区和各县先后对旧戏院进行改建,新建了盐城电影院、专区人民剧场等一批重点娱乐场所。
1958~1960年,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迅速,新办了许多文化设施,文化站原有60多个,3年间发展到120个。1958年,创建专区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音乐、美术、表演、电影放映等专业人才。1959年初,在文化馆图书室基础上成立了盐城、滨海、阜宁、建湖、大丰、东台县图书馆(射阳县图书馆建于1956年)。同年,专区电影放映公司成立。这一时期,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工作人员分配在射阳、阜宁、东台、盐城县工作。他们在当地文教部门领导下,征集了许多古代文物和近现代革命文物,及时发现并保护了水利工程中出土的文物。射阳、阜宁、东台、盐城县也因此成立了博物馆。
1960~1966年初,以专区为建制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加快,戏剧创作开始出现有影响的作品。随着江苏省淮剧团(以下简称省淮)调迁南京,原镇江市淮剧团改为省淮二团,并迁往盐城。专区京剧团、文工团相继成立。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成立,对淮剧艺术做了全面研究、考定。接着,又成立剧目工作组,专事剧目创作。此间,先后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如淮剧《一家人》、京剧《黄海前哨》、歌剧《焦裕禄》等。省内外刊物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文学、美术、音乐作品。同时期,在农田改造和水利工程中,南京博物院在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清理了一批汉代墓葬,发现并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地方戏曲、民间艺术以及许多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横遭批判并禁止上演或展出。各县剧团有的被解散,有的改为文工团;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也相继停止活动。1973年以后,各文化馆站陆续恢复正常活动,并新建一些公社民办文化站(不久转为公办)。在文艺调演中开始注重剧(节)目的艺术效果,地区和东台县文工团创作表演的民歌联唱、表演唱参加省调演,得到好评;省淮移植演出的《红灯记》第八场《刑场斗争》参加了全国调演。文学创作方面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连环画的创作也有作品为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78年后,全区文化艺术事业开始全面复苏。被撤销裁并的淮剧团、锡剧团、淮海剧团得以恢复,地区及各县剧团复排上演了多种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其中《红楼梦》、《十五贯》、《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剧目,常常在一地连续演出一个多月,场场满座。至1983年,在省专业、业余创作调、会演中,全市有10多个优秀剧目参加演出,其中淮剧《金色的教鞭》、《双送鞋》、《打碗记》、《一字值千金》入选晋京演出和参加全国调演。《金色的教鞭》被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片,《打碗记》获全国剧本创作一等奖。各县文化馆设施不断更新,社镇文化中心建设发展迅速。新成立的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纪念馆,在新落成的盐城县博物馆展厅,举办了"盐阜区新四军革命文物陈列",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1983年建市后,原地区文化局改为市文化局。1984年,市第一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是年底,除城区外,各县(区)都相继设立了文化局。1985年初,响水的淮海戏《花大姑说媒》,